鼎盾科技十余年来致力于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军工军队等组织提供专业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及专业化服务,为客户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
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的力度,在信息安全领域和信创领域不断探索,为客户带来更多专业、安全、便捷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为国家信息安全贡献力量。
(以下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自主可控新鲜事”,作者林栖。)
一方面是信创厂商生意难做、市场难拓的寒气体感,另一方面则是官方+资本对信创板块的双重“盖章”,冷热交替之下,内外部逻辑变换之中,信创产业正在进入一个需要各方预期紧迫重塑的新时期。
「信创产业」基于对近期市场趋势的一些深度观察,原创分享如下:
1.安全关口。信创产业发展至今,各赛道已经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成果,但是信创从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到云再到应用软件,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信息安全并非只是产业链中的某个赛道、某个组成部分,而是必须深度融入、贯穿产业链全部环节,才能保障真的安全。
目前,底层创新仍然不足。无论是基于ARM架构的国产芯片,还是高度依赖国外开源平台的信创软件,都依然存在根源性的隐患。一方面,贯穿性的安全势必成为信创产业接下来不得不硬着头皮面对的一大关口;另一方面,无论对用户还是厂商,都亟需将自身的战略意识提升到全局安全的角度,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进行重新定位。
2.有「信」无「创」。信创的重点绝不仅仅止步于替代,而应当放在创新,创新才是信息安全万里长城的坚实地基。但受制于多重内外部因素,目前产业整体现状仍然是强对标(国外产品)、重替代、少创新甚至无创新。但是,超越永远无法通过跟随/模仿而发生,反而浪费了国内市场独特的、碾压性的应用场景优势。
这种打法或许在过去有效,但伴随着新阶段的到来,市场空间不再会是大水漫灌,而是逐渐分层、加速淘沙,不夸张地说,创新能力将决定供需两侧的生死存亡。
3.认知不足。从需求端而言,部分先行企业仍将目光落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层面,远远未实现业务全链条、全场景的转型,仍多数围绕非核心业务、边缘场景;从供给端而言,也有不少厂商是为了抢抓风口、获取补贴,开发相应产品、提供相应服务,导致信创深化在部分行业和地区流于形式。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整个行业都在前进的时候,还无法扭转战略视角、认识不到信创本身的必要性、紧迫性,不能以正确的认知对待当下难得的信创转型窗口期,那么势必要被时代所抛弃。
4.中小客户。以往信创厂商(尤其是头部厂商)往往不够重视中小客户,一方面是因为早期国产化的项目是以党政+8行业国资单位为中心主导开展,另一方面中小客户单量小、单价低、需求很难标准化、实施成本高,投入产出比相对不高。
然而「信创产业」判断,在下一阶段,中小客户将成为信创市场不容忽视的力量。据某头部原生分布式数据库厂商透露,目前其大客户仅占整体业务的30%,而另外70%全部来自中小客户,且后者呈现出明确的增长态势。
「信创产业」认为,其背后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从数量维度来看,中小企业在客户群体中本身就占据主流,可开拓的空间很大。而且这个群体的数字化几乎全部都是倒逼的结果(也就是不得不做的刚需),导致其需求非常明确+强烈,同时丰富的场景对国产化的产品和服务也都是一种外部锻造;
二是中小企业仍旧是价格敏感,这也戳中了信创产业发展至今的一大痛点——缺乏产品成本控制的意识和有效手段,极大地制约了信创产品成功市场化的进程。而市场化这一步是信创厂商和整个产业想要长效发展,必须迈过的门槛。避无可避、退无可退,不如老老实实打呆仗,通过精细化和战略细分把成本降下来,借机鱼跃龙门。
5.软件突破。以往出于利润考量、稳定性等诸多原因,在国产化项目中往往倾向于堆叠硬件的方式,来应对性能提升或业务扩展的需求。但无论从空间还是灵活性来看,这并非是长久的选择。未来,软件将越来越成为突破硬件限制、降本增效的的主流选择。
6.政策向实。近一年多来,以往政策红利正在逐步祛魅,信创产业进入内生发展阶段。但是以今年5月发布的北京市「信创十条」为标志,「信创产业」发现政策接力棒已经从顶层转向了各区域。
信创大市场顶层“一盘棋”,但是落子布局却是在需求不一、基础不一的复杂区域中。信创产业下一步发展,需要的并非是单纯的政策红利(如提供从钱到服务的各类资源),而是战略层的方向引导、环境培育、市场释放。
本质上需要区域政策回答的,是哪些方向更匹配区域特色战略需求;如何挖掘更多市场化的方式,转移各级的财政压力,同时长效解决企业面临的痛点难点;如何依托策行业协会、公共服务平台等力量,充分利用政府采购、金融创新等方式,授企业以渔、以海等问题。也就是说,这一阶段政策的出台亟需更细的颗粒度。
7.以一带多。无论是10年前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信创相关专项基金的组建成立,还是10年后的今天北交所加速打造“信创板块”,其实已经可以从顶层设计的变化中读出明确的“四两拨千斤”的意味。
政策聚焦在关键堵点,对信创厂商的发展而言思路也是同样。必须打造出自己的旗舰产品、拳头行业,通过强产品,驱动泛生态,依托高适配度、高创新性,形成自身的护城河和竞争力(而非将路子铺得太开,导致样样略懂、样样不精,难以聚合形成势能),方能出现第二个、第N个鲲鹏,才能真正带动信创产业更上一层。
8.民营砥柱。有华为这一例证在先,民营经济在科技创新层面,具备先天性的基因优势,信创产业的向上突破,离不开公有制企业的久久为功,更离不开非公企业的知难而进、探索试错。好消息是,伴随着日前八部门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8条,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风向已经非常明确。
因为站在一线,对市场有更为前沿和深刻的感知,对产品商业化、企业发展可持续有更强烈的诉求和驱动力,有相对更为灵活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习惯,更重要的是:信创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生态,而生态并非被修建得整整齐齐的花园景观,更不是精准管控、定时浇水施肥的温室,而是一片有机的森林,新物种越多、环境越复杂,其中的草木花果越顺着季节和环境的变化去调整生存策略,这片生态的生命力才越强。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Pjj4fXpcdJnh-j651L5eOA